“有了自己的分析仪器,一方面可以不用把大把的钱都花在进口仪器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姚守拙说。
分析化学是关于测量和表征的科学,被誉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眼睛”。随着经济交流的深入和各新兴学科领域的飞速发展,处于交叉学科中心位置的分析化学应该如何发展?
在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十二五”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分析化学家汪尔康院士指出,发展新的分析原理和新型动态分析检测及多元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从而研制出相应的新型分析仪器,将是21世纪分析科学发展的主流和分析科学第三次变革的主要内容。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办。56位国内专家学者参会并建言献策,大会共收到各类建议和报告30余份。
关乎国计民生的分析技术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汪尔康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即分析化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他认为,当前分析化学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国内检测合格的产品,到了国外却被检测出有毒物质超标,除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缺失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分析检测技术重视不够。”汪尔康告诉记者,美国每年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分析的费用超过500亿美元,影响着美国2/3以上产品的质量。“加大分析技术的基础研究非常必要。”汪尔康说。
来自南京大学的陈洪渊院士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反映在产品质量上,而产品质量则体现着分析检测水平。陈洪渊举例说,由于技术手段不足,我国在食品农药残留物检测方面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数据显示,美国FDA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食品中360多种农药残留物,德国的方法可检测325种,加拿大的方法可检测251种,而我国却只能检测180种农药残留。
“人们以前简单地将分析化学看成工具,而忽视了它的基础作用。”汪尔康认为,下一步应该从国家需求的角度,加紧研究涉及重大疾病与国家和公共安全的检测分析方法,如重大疾病、食品、环境有害物、爆炸物、毒品、生化恐怖源等的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以满足维护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
鼓励分析仪器自主研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事实已经证明技术方法及科学仪器的不断创新,是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中,由于对仪器或测试方法进行创新而获奖的科学家约占1/4。
在谈到分析化学未来发展时,湖南大学姚守拙院士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分析新仪器的开发,不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挑战,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现在国内分析化学的大部分研究工作,还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开发,在分析仪器自主研发这一层面上的工作相对较少。造成的后果是,国内分析化学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进口仪器的发展,新开发的分析方法往往也局限于进口仪器具备的功能上。这就导致我国在分析仪器核心技术上,始终落后于上的水平,在产业化这一块始终无法做大做强。
“人民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花在购买进口仪器上了。”姚守拙痛心地说,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以摆脱对国外进口仪器的依赖,并推进新的分析方法和手段的产生。
作为本次会议承办单位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在仪器自主研发上可谓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6年,由该所提出的“300MHz~5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研制”得到科技部“十一五”科学仪器研究开发项目支持。目前,研究所自主研发了包括核磁共振控制台等主要的关键核心部件,培养、吸引、凝聚和稳定了一批仪器研发的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建立了核磁共振仪器研发平台,并成功研制出一台500MHz双通道核磁共振波谱仪试验样机。
“仪器创新是分析化学的创新源头之一。”北京大学教授邵元华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国家科学仪器研发中心,集中不同领域的人才,有目的地研发通用的分析化学仪器激光粒子计数器。此外,每个研究机构可以建立机械电子加工中心,为仪器的改进提供服务,为仪器装备的创新提供雏形。
上海中炫电子有限公司专业提供:TSI微差压计,美国ESC气体检测仪,台湾泰玛斯总代理
地址:上海市新村路423弄绿地商务广场23号707室 传真:021-51087628-810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备案号:沪ICP备12018644号-8 GoogleSitemap
上海中炫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8.